不經意的發現這本書,看完後覺得挺有趣.內容跟書名沒有太大關係.呵
作者是歐文.亞隆(Irvin D. Yalom) 
1931年生於華盛頓,美國團體心理治療權威、當代精神醫學大師,與維克多.法蘭可(Viktor Frankl)、
羅洛.梅(Rollo May)並稱存在主義治療法三大代表人物。  
目前擔任史丹福大學精神病學榮譽教授,持續在全美各地發表演講並投入臨床治療工作.(博客來資料)

大致講的是十個個案與存在焦慮奮戰的故事.作者希望透過這些個案能夠說明:
人都有能力面對生存的真相,並據以追求個人的改變與成長.
在他臨床的經驗裡發現有四項既定事實對心理治療非常重要,
第一是我們及我們所愛的人終不可避免死亡.
第二是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.
第三是人終究是孤獨的.
第四是生命沒有明顯的意義或道理.

開始看這本書的前幾天,剛好去看了部電影:P.S我愛你,講的是突然成為遺孀的年輕女人,
在失去摯愛後經由先生預先留下的10封信,重建生活秩序的過程.
被動的分離常讓人難以忍受,尤其是死別.死別代表的是個人的過去或是某部分,
隨著離開的人永遠的消失了.因此很容易沉陷於悲傷無法平復.
作者認為從查覺死亡可以學到的課題是,生命要把握當下,不能無限延期.
意識到死亡會讓我們對生命有不同看法,激發我們重新調整價值觀.
也許是過去從未思考過這樣的問題,總認為還離的很遠,但是認真想想,這確實也是該面對的.
(也有可能是和殤逝不會回來的時光感覺雷同).

翻書的過程一直想著原來許多看似微小的事,都可能是焦慮的來源.
最容易引發焦慮和悲傷的是遺憾,愧疚,和渴望親密與肯定.
總有一些以為自己已經不在意的事卻可能躲藏在暗處,偷偷跑出來咬你的生活一口.
對於懊悔通常已無可追,不如就在當下避免做錯的決定,但生命如此弔詭,
何時才能知道決定有沒有做錯,還是盡量讓自己豁然點,在每一個時期.

渴望親密關係的過程裡,最可能發生的出入是訊息接收的不同,
語言和意象交流間有很大的障礙,如果常將自己的想望強行投射於對方,
相對的,失望的機會也提高了許多,有時候我們連自己都不了解,
就不須苦苦追求彼此百分百相同的認知.

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沒人可以傷害你,除非你賦予他這樣的能力,
當允許其他的人事物不斷的干擾自己的生活,才會引起失序.
選擇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去鍛鍊智性,或是釋放負面能量,
可能會是個增厚耐受度的方法.
當然不是要把自己弄的鋼鐵般的強韌,堅強和無情畢竟是不同的字與意義.
生活本來就充滿喜怒哀樂,本來就有各式的波折,
但如能勇敢直視最糟的現在,一定都會過去的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rica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