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優雅從容的說再見,一直是那樣的不容易.
失去了固然傷心,但重建秩序才是更重要的課題.
這本兩書,是荷蘭人Ray Kluun以平實敘述所寫.大部分是真實經歷,
素人作家最可貴的大概是描述故事時的情真意切.內容是在得知妻子罹患乳癌後,
最後一段路程的陪伴,以及藉由照顧小女兒重拾愛與生活.
可能因為才與死亡有貼近的相處經驗,讀著"陪妳到最後"的後面幾章,只能不停掉淚.
閱讀是非常私經驗的,也非常容易產生投射.
因為化療所產生的種種不適,加上美麗軀體形樣的改變,以及面對死亡的威脅.
對於罹癌的妻子和陪伴的丈夫,都是極為艱難的處境.
先生因為不想失去摯愛的妻子,所以以短暫的情慾,做為逃避.
藉由不斷出軌獲得喘息的空間,而能轉身回來,做為一個體貼陪伴的好丈夫.
妻子藉由成熟的諒解,接受先生的出軌.原諒對方也是愛的一種表現.
這是一種愛情關係,也許愛不只一種面貌,但若發生在自身時,我想應該真的很難面對.
在化療的後期,身體漸漸無法受意志控制,妻子說出了希望喪禮的安排細節,以及安樂死.
讀到這裡,最是震撼.
不告而別有諸多遺憾,靜待分離有椎心的痛.
接受不告而別的離去比較難,還是靜待分離到來的那一刻比較難?
我會好好照顧妳的女兒.
妻子病逝後,作者藉由帶著女兒旅遊,重拾對愛的信心和生活秩序.
有人離開後,關係因此變的傾斜,曾經的承諾和對未來的想望,都因此消失.
分離或死亡的意義或許在於,讓留下來的人發現,愛其實離的很近.
假若願意相信有去愛人的力量,就算是在被擊潰之後.
如作者所說,這是一個愛的故事.
回憶是愛,共處過的每一刻也是愛,若真需分離.
你會知道這一切不是白白度過.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