義氣幫繼去年的疾走六十石山後,今年出遊選擇台灣的京都--府城。
都說一府二鹿三艋舺四月津:月津為今台南市鹽水區,曾繁榮一時。

 

Image00014.jpg
就在鹽水的檳榔花香味中,開始夏日南台小旅行吧。

第一站鹽水天主聖神堂及聖佳蘭隱修院

 

Image00025.jpg  

 

   

 

Image00027.jpg   

 

Image00028.jpg  

  

  

Image00029.jpg  

 

  

8月台南 033.jpg  

  

  

8月台南 040.jpg  

  

  

8月台南 044.jpg  

 

隱修女源自中世紀

天主教的隱修概念源自於中古世紀,希望透過更專注的隱修,為全民禱告。一般修女可以在外傳教、
行善,但隱修女除了禱告、默觀、做手工外,不得外出;即使家人見面,也必須事先申請會客時間,
看病時才能由他人陪同外出。幾乎是與世隔絕的生活啊。
鹽水天主教堂稱為「聖神堂」,位處鹽水鎮
西門路旁,
當年駐守「聖神堂」的李少峰神父,毅然地突破傳統,採中國傳統建築架構,完成中國風
面貌的天主教堂,冀望以此爭取更多的鹽水鎮民信仰天主。
踏進教區,迎面而來的是滿像本土寺廟
名號的祭天殿、聖母亭。聖母亭外貌古樸莊嚴,裡頭供置聖母像,慈藹俯視芸芸眾生,據傳是根據民
國二十五年(一九三六)上海全國天主教大會中的聖母造形,再參酌民間信仰中的媽祖塑像,雕鑿而
成的「中華聖母像」。

顧名思義,祭天殿專為欽崇天主、朝拜聖體、頌經祈禱、祭祀天主之聖殿,教堂內部設計,處處可見
李少峰神父的巧思,令人嘆為觀止。中國式的壁畫,蘊含天主教教義之精髓,如祭台正中央拱型壁龕
上方,繪有聖堂主保天主聖三圖像,兩側是天堂凱旋教會諸神聖及天使畫像,他們的容貌和服裝,皆
是中華民族傳統形象,完全順應時代潮流,表彰教會信仰及禮儀之本土化。 
天主聖三像下方壁畫乃
耶穌受難前夕建立聖體聖事之最後晚餐圖;主祭桌正面之大理石雕像,為聖節婦王羅曼德生前家居生
活之素描圖;聖堂兩側較低層的壁畫係中華殉道諸聖事蹟。---網路資料

  

  

 

府城

台南為台灣最早開墾的地區。除了台灣原住民以外,在15世紀即有仰賴海洋維生的漁民、船員甚至
海盜
倭寇在此定居。事實上,台灣之名最早僅指台南附近,後來纔擴及全島。1602年,荷蘭東印度
公司成立。隨即
1604年1622年兩次出兵台灣海峽中的澎湖,欲作為東亞貿易基地,但遭明朝
對。
東印度公司祇得在明朝默許下,轉至當時不屬於明朝版圖的東番(即台灣)。連橫所著《台灣
通史》序中寫道「台灣固無史也,荷人啟之…」,即反應台灣近代史係由
荷蘭人起始,地點則在今
台南市。台南市作為全島政經中心長達200餘年。

1644年,明朝滅亡、滿清入關。當時反清勢力蜂起,明鄭鄭成功(國姓爺)即為其中一股強大的勢
力。唯經過幾場敗仗後,決定改取台灣,作為之後為反清的基地。1662年,鄭氏攻下荷人政治中樞
熱蘭遮城,以祖籍地賦名安平鎮。明鄭時期此焉開始,漢人亦躍升成為台灣開發的主導勢力。

1683年,清提督施琅攻下台灣,明鄭王朝滅亡。台灣設一府三縣,府衙門位於台南,是故該地亦有
府城之別稱。台南此後繼續成為全島首府百餘年,是為一府。---資料來自維基百科。

 

 

Image00044.jpg
全台最大菩提樹@台南公園

  

 

Image00058.jpg  

 

 

Image00059.jpg  

  
逛完台南公園,轉往舊城區。

這一帶算是五條港文化園區,台南市政府導覽官網有詳細介紹。請見 
本人對於古老的時光或物品總有一種莫名的嚮往,也就特別被吸引去親近。
在這裡走來走去時,想著如果沒有辦法去京都,來府城看看也是很棒的啊。

Image00062.jpg  

 

 

Image00063.jpg
神農街入口第一家店面:永川大轎.
對於製作神轎的說明
可見.

  

  

 

8月台南 075.jpg
永川大轎-阿川伯

 

 

 

Image00068.jpg  

台南神農街的特色,建構於完整的老木料和斑駁色彩、洗石子的細緻豐富色彩變化。
老建築形式與色彩,儘管近年的道路開發後,遭受到破壞。經過再造計畫的推動與扶
持,傳統建築逐漸恢復生機,也吸引了若干藝術工作者進駐,進而帶動老屋活用,使
神農街成為台南市新的老商圈。走在街上,飄散著藝文創作工作室的藝術感覺、木家
具工作室的木香味、咖啡店的燈光浪漫、沉酣的酒吧店,卻也與老而彌堅的神像雕刻
店、老住家並陳,浮現出很奇妙的氛圍。 ---學學文色彩專欄

 

Image00070.jpg  

 

 

Image00072.jpg  
痞客邦網頁讓照片看起來有點過曝了

 

 

Image00073.jpg   

 

 

Image00074.jpg
夏日午後陽光多麼美(這句應該會重複出現不下數十次).

 

 

Image00081.jpg
神農街上,黑蝸牛+慢慢鳩 木工作室的入口.

 

 

Image00075.jpg    

 

 

Image00082.jpg
台南真是一座安靜的城市啊!

 

 

Image00084.jpg  

 

 

Image00085.jpg
工作區.


 

Image00088.jpg
老舊的電風扇似乎讓人想起蟬聲唧唧的童年.

 

 

Image00089.jpg
歲月隨著光影兀自安靜的走過.

 

 

Image00091.jpg  

 

 

Image00092.jpg  

 


 

Image00095.jpg  

 

 

Image00096.jpg  

 

 

Image00102.jpg
構圖很糟 哈

 

 

Image00104.jpg  

臺灣道鄂善於清乾隆4年(西元1739年)在當時南河港安瀾橋邊建「接官亭」。
接官亭,顧名思義,就是官員迎送往來的場所。當時的接官亭是一棟四進的建築
,第一進是大門;第二進為官廳,是接待官員設宴用的;第三進則是風神廟,奉
祀風神,保佑官員渡海平安;第四進則是大士殿,主祀觀音大士。

 

Image00105.jpg
全台唯一風神廟.

 

 

Image00106.jpg
阿伯騎腳踏車經過的石板,讓我想起藝妓走過溫潤時光的花見小路.

 

 

Image00113.jpg
這張的梗在於好像水彩畫啊.

 

街景再造 海安路藍曬圖
施工前

Image00114.jpg  

 

 

Image00116.jpg  

 

 

Image00122.jpg  

 

 

Image00123.jpg  

 

 

Image00125.jpg  

 

 

Image00126.jpg  

 

 

Image00136.jpg
販售各種豆類


 

 

Image00138.jpg
很人味啊

 

雖然遊記依然敷衍,但我很誠意的貼好照片查好連結了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rica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